您好,欢迎来到48-365365!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遂宁市2017年脱贫攻坚奖推荐人选事迹展播 > 奉献奖
 
张强同志先进事迹
时间:2017-08-04 18:53:02  来源:

乡村教师的扶贫梦

——蓬溪县鸣凤镇翔凤小学教师张强先进事迹材料

 

张强,男,现年40岁,四川蓬溪县鸣凤镇下寺村人。一九九八年毕业于蓬溪师校,被分配至蓬溪县鸣凤镇翔凤小学任教至今。近二十年来一直扎根基层教书育人,且默默地为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张强出身于一个农村贫寒家庭,十多岁时父亲因一场意外事故逝世,留下了孤苦伶仃的兄妹两人和疾病缠身的母亲艰难地支撑着这个家庭。这个苦难的少年从小就饱尝生活的艰辛,在左邻右舍的帮助下,张强刻苦学习,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师范学校,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走出山旮旯成为“金凤凰”的张强始终不忘初心,不忘艰苦岁月的磨练,不忘父老乡亲无私帮助的恩情……走上三尺讲台的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扎根家乡,建设家乡,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

蓬溪县鸣凤镇山高沟夹,地势偏僻,交通闭塞,处于“蓬溪高原”地带,绝大多数农民长期靠着传统耕种生活,贫困面貌一直得不到改变。加之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波及,使一些农房和庄稼受到损失,贫困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此时的张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直在心里思忖怎样为父老乡亲奉献绵薄之力。如果单凭微薄的工资收入向受灾乡亲捐款捐物,也只能解决眼前暂时困难,且也是杯水车薪。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如从长远考虑,为乡亲们谋划一条增强造血功能的脱贫致富之路。

说干就干!2008年7月暑假期间,一直关注国家政策的张强决定带领乡亲一起发展脱贫产业发家致富。可当时苦于自身工资收入微薄、孩子尚幼、妻子无工作且乡亲“一穷二白”,咋办?于是张强就到当地信用社贷款三万元,购买了十头大长白母猪、三头土黑母猪和一头杜洛克公猪作为猪种进行养殖繁育,并将繁育的猪崽佘给贫困村民进行养殖。由于资金紧缺,无力新建专门的养殖场地,张强又决定租赁贫困村民闲置农房进行分散饲养。下寺村贫困户张宜生体弱多病,妻子又患肾结石;张晓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妻子风湿严重;王仁培一直是“老光棍”,生活困难……张强决定先租赁这三户贫困户房舍进行饲养,每年给予他们租金800元,且安排三户人员让他们在猪场打工,并给予每天三十元劳动报酬。为了解决养殖饲料及污染治理问题,次年春天,张强又以300元每亩的价格租赁了贫困户王仁培、冯菊成、张宜生、张晓、严泽淑的土地二十余亩种植南瓜、玉米、红薯等猪饲料,并利用猪排泄物培植庄稼,减少污染。

在张强“寄养模式”带动下,贫困村民尝到甜头,也纷纷向他佘养猪只。目前,在张强的养殖基地,除赊销给贫困户的猪只外,养猪规模已达到150余头,还养殖了200余只土鸡。贫困村民养殖户也发展到20余家,其中李强、刘佳、冯志双、潘春楠等4户贫困户已成为养殖大户。李强还申报了“大桥村养殖专业合作社”。张强也联合五户养殖户成立了“蓬溪县碧海云天养殖专业合作社”。

养殖行业也是一个风险行业。为了解决养猪后顾之忧,不让乡亲们脱贫后又返贫,身为“门外汉”的张强业余时间又不断地学习养殖专业技术,并拜师国家级兽医师冉瑞铭作为技术指导。在带领贫困乡亲发展养殖的10余年间,张强付出的是更多的呕心沥血。多少个日夜天还没亮就要早早起床,夜深人静还要继续忙碌本职工作。周末节假日在脑中已荡然无存,孩子的陪伴、妻子的埋怨换来的只是一脸的无奈!无偿的奉献历历在目:乡亲们来借公猪配种,从不收取一分钱。乡亲们叫在城里帮忙代购疫苗、保健药给钱时也只是一句话“等你以后赚了钱时,再给我”。2016年暑假眼看收获在即,可是祸从天降,很多农户家的猪得了瘟疫。兽医们束手无策,乡亲们心急如焚。在国家级兽医师冉瑞铭老师的电话指导下,张强头顶炎炎烈日,忍受着痔疮的痛楚,翻山越岭,挨家挨户去给猪打针、配药。猪只康复了,自己却病倒了。乡亲们得知消息后纷纷前来医院探望。有的送水果、有的送蔬菜、有的热泪盈眶地说:“张老师啊!我们忘不了你!”乡亲们哭了,张强也流泪了。他说:“乡亲们,客气了。我十几岁失去父亲是乡亲们无数次的帮助,是国家的培养,才让我有了今天荣登三尺讲台。今天,我回到家乡,就会守护家乡。力争为乡亲们多做一些实事,相信在乡亲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迎来美好幸福的生活!”

身为一名乡村教师,教书育人为祖国下一代培养栋梁之才而尽职尽责。张强时刻牢记自身肩负的职责和使命,深知以身作则带领贫困乡亲发展脱贫产业只是自己的一份业余“副业”,更大的“主业”还是传道受业解惑的光荣事业。要使家乡面貌发生彻底改变,扶贫还得通过扶志、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让贫困村民的孩子放飞理想、健康快乐地成长。

近年来,广大农村群众为了改善家庭生活状况,掀起了外出打工热潮,由此也产生了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张强所在学校也涌现出了不少贫困留守儿童。一些贫困留守儿童精神世界荒芜、行为习惯不良、学习生活困难,使作为班主任、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的张强感受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少年时代求学的艰辛驱使他有责任、有义务去关怀帮助一批批身处困境的留守儿童。

在未发展养殖前,张强的工资收入十分有限,加之妻子无工作,工资收入只能养家糊口。为了改善家庭面貌,妻子也只能外出打工。亲戚朋友也多次劝他申请调到条件更好的学校任教,但他一次次都放弃掉调动的机会。他实在舍不得离开这方生养他的故土,以及每每听闻他将要离开的消息时孩子们泪眼婆娑的样子,他更坚定了坚守的信念!

现在,通过发展养殖,贫困村民们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张强也有了帮扶贫困留守儿童的“底气”。虽然产业规模不是很大,但每年都有七八万元的额外收入,使他投入爱心帮扶的力度更大。大桥村留守儿童潘春兰,三四岁时其母离家出走,父亲备受打击一蹶不振,对生活失去信心,对孩子也缺乏管教。成为张强学生后,张强对该生给予父爱关怀,时常进行心理辅导,并一直给予小学、初中、高中学费、生活费帮助。下寺村留守儿童张婷上学时成绩较差,学习无目标,留级到张强班上后,张强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提升了学习成绩,并培养了艺术爱好,使其树立了远大理想,目前已考取研究生。

二十年光阴荏苒,一批又一批贫困留守儿童在张强的关心帮助下健康快乐地成长。为贫困学生购买书包、文具、衣服,贴补生活费不计其数。虽然有太多的疲倦,太多的辛酸……但看到孩子们能吃上一顿香喷喷的饭菜,穿上一身崭新的衣服,能在笑容和歌声中健康成长,他所有的苦与累顿时烟消云散。大爱无声,涓流成河。不知不觉二十年间,张强帮扶的贫困学生、留守儿童已达两百余人次,帮扶资金达到二十万元!

辛勤的园丁收获的总是一片春光。任教以来,张强4次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然而在张强坚守扶贫梦的路上也“失去”了很多。这么多年,由于一心奉献爱心、致力扶贫,张强把所有身家都投入了他的事业,如今教书20年,他连一套住房都还没买,依然过着租房居住的日子……记得有一次他和儿子聊天时的话语。“儿子,爸爸选择了贫困学生,选择了坚守,注定会平淡,至今一无所有,你会怪爸爸吗?”儿子回答:“爸爸,你有,你精神富有。每当春节,你的学生都会回来看望你或给你打电话向你问候。爸爸,我理解你,也支持你!我会尽最大努力考取奖学金,减轻你的负担,让你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做你的事情。”

张强的儿子今年在安居育才中学4600多人参加的小升初考试中,以名列前茅的优异成绩摘得“天才奖”的殊荣。儿子笑着说:“爸爸,有梦想就有希望。”张强也笑了,眼里却泛出了泪花……

分享到: 更多
编辑:snfp
 
 
 
48-365365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主办:遂宁市扶贫移民局 蜀ICP备16021195号 网站标识码:5109000051
为了获得更好的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