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 积极作为 带领群众脱贫攻坚
——胡斌同志先进事迹
自2015年8月担任船山区西宁乡兰井村“第一书记”以来,该同志始终按照市委组织部、区委组织部关于“第一书记”到村开展工作和脱贫攻坚的要求,时刻牢记组织和领导的重托,在乡党委政府和派员单位的直接领导下,在村两委班子和农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以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为载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部署,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农村工作水平,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走村入户,明确工作目标
选派工作的任务是实现“六句话”的目标和要求即:加强组织、发展经济、富裕农民、维护稳定、锻炼干部、促进农村全面进步。为此,该同志定期到全村32党员干部家中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户、养殖户家中就其生产、生活、村组织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掌握并认真记好他们所反映的问题,与贫困户促膝长谈,详细了解其贫困的原因,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通过走访、调查,该同志了解了兰井村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召开村级两委班子工作会议,进行了认真研究分析,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加强组织建设,转变思想观念,调整产业步伐,引进项目,传播科学技术,订好市场单子,帮助农民挣票子”的工作思路和发展村集体经济以市场为导向的调整农经比例,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先后制定了脱贫规划、精准扶贫规划、基层组织建设规划、为民办事服务规划、发展集体经济规划、加强村级治理工作规划等,为开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突出党建引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该同志始终把加强党建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认真落实党支部书记“第一责任”,建立健全了村党支部定期研究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制度,合理确定党建工作目标,推动了农村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整体发展。该同志始终坚持从自身做起,从村干部抓起,坚持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能力。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并针对流动党员长期在外的情况,建立村级流动党员服务站,通过“1+1”联系制度,加强流动党员学习教育和管理,确保外出党员“离”家不“离”党。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争取把有能力有文化的年青人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特别是把致富能手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发展预备党员1名。为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在学习教育、思想交流等方面的阵地作用,争取区政协基层政权建设专项资金10万元,乡政府投入资金15万元,对办公场所进行了改建和装修,新建了文化长廊。落实工作经费2000元,保证村党支部活动的正常开展。和普通村干部一样,积极组织参与到换届选举工作中,圆满完成换届选举工作,配齐配好村两委班子。村党支部被评为船山区2016年先进基层党组织。
三、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带领村民脱贫攻坚
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总体思路,该同志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开展精准扶贫的重要推动力量,积极招引企业入驻,深入思考联结机制,大力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农旅产业,探索实践出以庭院经济、种养大户、规模业主、集体公司、大型企业并配套帮扶机制的“5+N”多层次产业扶贫模式。一是发展庭院经济。争取各类帮扶资金,采取财政投入逐年递减的方式用于购买幼仔和圈舍建设,带动劳动力和生产技术缺少的贫困户依托前庭后院发展畜禽养殖业。委托健荟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帮扶户签订一对一帮扶协议,在产品统购统销、产业技术指导、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进行帮扶。二是大力培育种养大户。选择有一定生产技能和基础条件的贫困户,充分利用承包土地和闲置土地,以家庭为单位发展种养业,培育成为种养大户。政府帮助改善基础设施,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争取种植养殖业相关国家政策补助,种养大户培养带动其他贫困户掌握种养技术,帮助产品销售。三是招引规模业主。依托广德4A风景区和遂安快捷通道的地理优势,在兰井村2、5社引进业主流转土地300余亩,发展以休闲观光、餐饮垂钓、健康体验等为主要形态的现代都市农业,在4社引进永续生态农业流转土地200余亩发展绿色蔬菜。政府帮助业主争取各类产业发展政策性补助,经营主体在技术培训指导、务工就业岗位等方面进行带动帮扶,同时增加帮扶户财产性收入。四是成立股份公司。争取各类投资,按照景区规划对道路、水利、庭院进行改造整治,政府引导村民成立股份公司,组织帮扶户开展经果林种植和乡村旅游业技能培训,在兰井村2社发展优质杏树、李子树200亩,并以此为依托,打造景区式的“兰泥湾·杏子林”生态休闲农庄,发展乡村旅游业,实现“土地变资本、农民变股民、村庄变景区、农家乐变家家乐”。五是招引大型企业。争取各类投入改善生产设施,引进本土人士回乡创业建设东辰学校蔬菜种植加工配送基地,发动群众和贫困户以户为单位种植绿色蔬菜,通过健荟专业合作社购买贫困户农副产品。目前已与遂宁市东辰国际学校、遂宁市健荟农业签订了蔬菜基地,农业合作社等项目,招引回乡创业群众4名,外来投资者4名,实现流转土地650余亩。
四、因户施策,切实做好帮扶精准
大力实施党员精准扶贫示范项目,通过采取“合作社+党支部”“公司+农户”的形式,本着发展壮大合作社经济的前提,把有养殖意愿的23户贫困户纳入合作社,合作社发放帮扶联系卡,进行专门的扶贫产品包装营销,并与贫困户签订协议,通过合作社统一供种、统一提供技术、统一营销,降低风险,减少成本支出,缩短交易时间,真正给贫困户拓展了脱贫致富渠道。特别是在营销过程中,合作社采用互联网+的模式,采用淘宝网、朋友圈、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通过订单+生产+销售一体化,实现供求平衡。目前入社的贫困户户均增收实现1000元以上。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资金近100万元,对村内4口堰塘、300余米水渠进行整治,新建蓄水池1口。大力开展社会扶贫,做好市区联系领导、联系部门和乡镇党委与贫困户的结对帮扶,组织市区联系领导、联系部门、村企业家在扶贫日活动捐助资金75000元,争取帮扶资金20余万元,为2户困难群众进行危房改建,为30户有养殖意愿的贫困户修建鸡舍,发放鸡苗2000余只,为甘长琼购买小猪4头,为唐恒云购买小牛1头。目前,已实现增收人民币10万余元,人均增收800元。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组织召开座谈会学习贯彻好中央、省、市易地扶贫搬迁相关会议精神,充分遵循群众自愿原则,经贫困户申请、群众代表评议、村委会申报、乡党委政府审查,确定兰井村的9户贫困户22名贫困人口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并对搬迁进行选址,把搬迁对象精准到村、到户、到人。同时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把好事做好,实事做实,让群众得到实惠。持续深入推进“六联机制”,通过村民自主管理,自主参与,提升基层自治能力,扩大基层协商民主试点工作成效,成功地对《村规民约》、产业扶贫规划等村级重大事项进行了协商,更大范围畅通了民意渠道,激活了民意民智,加速了村民自治,真正实现了矛盾化解在基层,纠纷大小不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