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遂宁频道消息(记者 聂艳萍)“明年底实现整村脱贫有望了!”大英县国税局局长文勇看着初具规模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很是欣慰,信心十足。在全省开始实施脱贫攻坚战略后,经大英县国税局帮助,鲤鱼浸村成立了专业产业合作社,发展果桑、何首乌等种植产业和土鸡、家禽养殖等特色产业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国税+”模式精准扶贫攻坚新道路。
鲤鱼浸村,属川中丘陵地区,山高沟狭,地少人多,无集体经济收入。全村521户1531人,有贫困户76户191人。据统计,经实施脱贫攻坚项目后,带动了该村种植、养殖大力发展,村道、社道路覆盖面进一步加大,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加强。预计2018年底,鲤鱼浸村的帮扶对象人均纯收入可达4200多元,实现整村脱贫。同时,易地搬迁建设也正在修建当中,今年年末前将全部入住。
“国税+结对子”
建立联动联建机制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
大英县国税局是鲤鱼浸村的结对帮扶单位,为切实落实精准扶贫的每项内容,2015年,大英国税局建立起“扶贫工作组员+村两委+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联动联建机制,机关各支部党员干部“一对一”挂联结对43户共117人。同时,该局派驻专职驻村干部,协助村两委脱贫帮扶基础工作,为该村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
“工作队”成员多次深入每一户贫困户家中,耐心细致询问帮扶户面临的问题、家庭人口数量、主要收入来源、享受何种补助、致贫原因等情况,给他们带去真诚的关怀,同时认真了解并准确掌握其家庭状况、经济来源、脱贫措施,以及发展意愿、对帮扶结对工作的意见建议等,从各个方面进行调查摸底、做好记录,认真填写《活动情况记录表》,积极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为下一步解决群众困难打好了基础。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鲤鱼浸村,乡偏远村,七咀八岔,村组道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交通十分不便,再加上信息闭塞,农副产品运输通道不畅。同时,农田水利设施落后,大部分灌溉工程因无资金维修,不能正常运转或带病运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旱灾不保收。加上农副产品开发与市场需求局部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开发农副产品生产的积极性,以致难以脱贫。
当务之急就是解决交通问题、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国税局积极向上极争取资金,并主动注资,及时解决了3个社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困境。
“国税+产业扶贫”
携手企业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
“当时,鲤鱼浸村以农业生产为主,群众生产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低,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除蔬菜、豆类外品种极少,小部分农户养猪、鸡、鸭、鱼或牛、羊等,但不成规模,尚未形成覆盖农民稳定收入的主导产业,没有竞争力。”文勇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文勇介绍说,扶贫不是形式,仅仅送点物资是不能解决其根本问题。因此,大英国税局坚持“精准扶贫争项目,项目跟着产业走,脱贫攻坚细规划”的原则,依托帮扶村资源,携手滋宁中药材公司,建立了精准扶贫联络机制,发展起果桑、何首乌等种植产业。目前,已初具规模,种植果桑50亩,药瓜50亩,预计,年产值可达35万元,人均年纯收入可达4200多元。同时,该局大力协调滋宁公司无偿为该村提供果桑、何首乌规范化种植、新技术推广应用、人员培训、产销信息及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工作。
另外,在大英国税局的帮扶下,该村还大力培育集体经济,协助帮扶对象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以点带面发展集体经济,并主动拓宽销售渠道,解决贫困户后顾之忧,已初显成效。
据悉,近期该局又新选派两名优秀干部到非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全体干部及退休职工,按照1对1,1对多的方式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为下一步全面脱贫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