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查中,我们发现船山区永兴镇安国村村文书将儿子违规纳入贫困户……”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日前接受采访时介绍说,今年以来,为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市纪委监委制发了一系列方案措施,并开展了一个月专项监督。干部进村入户,查出贫困户识别不够规范、不够精准、优亲厚友等问题,发现扶贫领域问题线索316条,不断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强化监督
多种形式护航脱贫攻坚
4月,市纪委监委督查组兵分多路,不打招呼不搞形式,走村入户找线索、听意见。“在集中1个月开展的专项监督中,采取重点抽查一批、重点督办一批、严肃问责一批的方式,针对2017年度中省市督查暗访和交叉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和问题反映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随机抽查,重点抽查整改落实情况,突出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据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市纪委监委紧扣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要求,扎实开展“责任落实月”主题督查。
一个个监督点就是一个个突破口。早在年初,市纪委监委就制发了《关于开展“清淤护航”行动深化扶贫领域“3+2”专项治理的工作方案》,从责任落实、重点环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方面明确了5项治理工作重点;随后又出台了《关于深入扎实做好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整合市纪委监委、市委巡察机构、市委组织部和市扶贫移民局等多家监督资源,集中时间和力量开展联动监督。针对派驻纪检监察组,要求每年明确2-3个重点问题立项监督,确保脱贫攻坚各主责部门履职尽责。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重点监督,杜绝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滋生蔓延。”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熊隆东组织6次专题研究、作出3次批示、带队进村暗访,以上率下,推动纪检监察工作与全市脱贫攻坚大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具体职责、基层多种监督形式相结合。
严肃问责
党纪政务处分30件30人
在安居区白马镇禅林寺村,原村支部书记段太洪挪用本村贫困户易地搬迁自筹资金14.26万元,归为个人使用。目前,段太洪被开除党籍,并返还全部挪用资金。
地方腐败苗头的滋生,违规挪用及使用扶贫资金、乱发工作补助及慰问金、违规收取红包礼金等现象,仅是暗访发现的部分问题。 “督查中,我们还发现个别乡镇‘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贫困户识别程序不规范、识别不精准和识别优亲厚友等问题。”市纪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个别地方还存在对危房认定不精准,改造中偷工减料、易地搬迁房屋设计及布局不合理;个别地方小额贷款资金监管不严、违规使用等;个别地方存在虚假脱贫、做假资料等欺上瞒下行为;个别干部不作为、慢作为、搞形式主义,不下深水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个别地方对扶贫政策的宣传不够,审核不严,执行不力,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
据介绍,截至目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发现扶贫领域问题线索316条,党纪政务处分30件30人,组织处理3件3人,诫勉16件22人。
接下来,市纪委还将结合全市“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活动和扶贫领域“清淤护航”行动,集中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大调研,并有针对性地完善治理措施,同时扎实开展联动监督,强化线索移送处置,严肃问题查处通报,持续助力全市打好脱贫攻坚战。